爱太极
爱太极
当前位置:首页 » 陈氏太极拳 » 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陈氏太极拳手型、步型、步法、腿法图解

1、拳型:五指如莲花收拢——
四指似春风卷叶,指节逐节弯曲,指腹轻触掌心,如羽毛扫过却不留缝隙;拇指则如封似闭,稳稳压在中指与食指的第二关节上,仿佛按住一枚即将滚动的铜钱。

拳面平整如砚,四角分明却无棱角,触之如抚老竹,柔中带刚。握拳时,掌心微空,似藏一颗明珠,既不可紧攥至掌心出汗(劲力僵死),亦不可松懈如握流沙(劲力涣散)。

手腕平直如尺,与拳背连成铁板一块。此刻若以另一手轻敲拳背,能觉劲力自腕骨直透指节,如清泉流过石缝——

  • 拳心(向己):如托一方古玉,温润沉静
  • 拳背(向外):似龟甲拱起,蓄势待发
  • 拳眼(虎口侧):若山洞透光,气息流通
  • 拳面(击打面):像磨平的青石,暗藏雷霆

【练拳体悟】
初学时总在"松紧"间挣扎:握紧则臂如灌铅,放松则拳似败絮。直到某个霜晨,偶然松腕垂拳,忽觉一股暖流自劳宫穴涌向指尖——原来真劲不在"握",而在"含"。如今行拳时,常想象拳中裹着一颗将化未化的雪球,凉意沁人却不敢用力,反倒得了绵里藏针之妙。

附口诀一则:
"四指卷帘拇指封,拳心空含一缕风。
腕平背圆劲暗长,触物方显铁裹棉。"

 

1)平拳:拳型不变,拳心向下。(见图3)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2)立拳:拳型不变,拳眼向上。(见图4)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动作要点:练习时可随时做握拳练习,以达到自然、灵活、准确的目的要求。

2、瓦垅掌精要

五指如清泉分流——
掌心似荷叶初展,微微凹陷可蓄三滴晨露;掌缘若刀削斧劈,在月光下能见一道青白锋芒。

五指气象

  • 拇指与小指根如磁石相吸,指腹相望而不相触
  • 食指如剑出鞘,独向穹苍指路
  • 中指为擎天玉柱,气贯长虹
  • 无名指似垂柳含羞,暗藏柔劲
  • 小指若灵蛇摆尾,勾连全身筋膜

虎口撑圆如满月,拇指端外仰似蟾宫折桂。此刻若以银针轻扫虎口褶皱,可见肌肤下气血如溪流奔涌。

【行掌三境】
初时掌如枯木,张合间簌簌作响;继而掌若春泥,每根指节都饱含雨露;终得掌似流云,舒展时可见袖口生风。某夜练掌至子时,忽觉掌心劳宫穴开阖如鱼鳃,方悟"形于手指"真意。

掌型四相

  1. 立掌(如推山岳)
    • 掌根沉坠似古钟落地
    • 指尖上扬若青烟袅袅
    • 掌纹间气血奔流如叶脉
  2. 仰掌(似承天露)
    • 掌心向上如捧月光
    • 小鱼际处微微泛红
    • 练至妙处,掌纹竟显八卦之象
  3. 俯掌(同抚秋水)
    • 掌背筋络如老树盘根
    • 下按时常闻衣袖裂空之声
    • 久练者掌风可拂灭三尺外烛火
  4. 横掌(若挥云霭)
    • 小指侧锋如磨刃千遍
    • 翻掌时尺骨铮铮作响
    • 宗师运掌,能见空气涟漪

心法歌诀
"拇指扣天小指地,食指引路通玄机。
掌心含住混元气,掌背能测八面风。"

(注:习掌者当观己掌纹变化。初时川字纹浮浅如描,三年后必深若刻痕。大雨前练掌,可见掌心渗出细密露珠,此乃气机交感之证。)

 

1)立掌精要

形如青峰贯日——
腕骨下沉似古松盘根,五指尖端若悬针垂露。掌根催劲如推山岳,指尖含气似吐云霞。

劲路分解:

  1. 坐腕 - 腕横纹处折出九十度棱角,尺骨小头如秤砣坠地
  2. 展指 - 五指微分似折扇初开,指缝间可透月光三缕
  3. 合劲 - 小指丘与拇指丘如磁石相吸,掌心肌筋膜网骤然绷紧
  4. 开虎口 - 拇指外展如弯弓搭箭,合谷穴处凹现"太极眼"

【行功体悟】
初学立掌时,腕部酸痛如缚铁锁。某日忽觉神门穴处"咯噔"轻响,此后劲力竟能自尺骨直透中指,如银针贯甲。最妙在收功时,指尖常有蚁行之感,细察可见甲床泛出淡淡红晕。

三重境界验效:

  • 入门者:掌背青筋隐现如蚓行
  • 小成者:运掌时衣袖无风自动
  • 大成者:指尖三尺外可感气流漩涡

要诀:
"腕坐千钧指顶天,虎口圆撑气自旋。
莫道掌形终是死,劲到真处活龙现。"

(注:晨起可对朝阳立掌,观指尖光晕变化。阴雨天时,久练者掌面会先于身体感知气压变化,此谓"听劲"初阶。)

(见图5)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2)仰掌:指型不变,掌心向上或掌心斜向上。(见图6)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3)俯掌:指型不变,掌心向下。(见图7)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4)横掌:指型不变,小指侧向外。(见图8)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练习时可利用空余时间,一左一右两掌轮换伸掌来练习变化掌型,或两掌同时练习。也可以配合太极桩功练习各种掌型。

3、这个手势如白鹤引颈——拇指、食指与中指轻捏成锋,三指似衔未衔,指尖若即若离,恰似拈住一缕清风;无名指与小指蜷曲内敛,如倦鸟归巢般伏于掌心。腕骨微沉,虎口撑开一轮满月,整个手势刚柔相济,既有剑锋般的凌厉,又含兰蕊似的柔婉。(见图9)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勾手时不可僵劲拙力,要舒松自然。可利用空余时间多做勾手练习。练习时可配合太极桩功。

步型

1、弓步如张弓蓄势——前腿屈膝如弓弦紧绷,膝尖对正脚尖,似箭在弦上引而不发;后腿蹬直如弓背舒展,脚尖内扣抓地,稳若磐石。两脚前后开立,似大地裂开一道缝隙,重心沉坠于前腿七分,后腿三分虚点,如猛虎伏踞欲扑。右势与左势互为镜像,一阴一阳,在拧转间生出千钧力道。(见下图)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练习时可跟随口令左、右势交替练习。也可结合手法动作配合左、右弓步练习,如左、右斜行拗步练习。

2、马步如山岳峙立——两脚平行踏地,间距三足,如巨树扎根;双膝外撑如弓,大腿斜垂似悬钟,沉胯敛臀若端坐巨鞍。上体正直如松,脊骨节节贯串,头顶虚领天穹。重心偏右时,右腿如柱承千钧,左腿似藤轻附;偏左则反之,左右交替间如大地阴阳轮转,稳中含活,静中寓动。(见下图)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练习时可跟随口令左、右势交替练习。也可结合手法动作配合左偏马步、右偏马步练习,如左、右揽扎衣练习。

3、虚步

1)这个步法如灵猫捕鼠——前脚踏实如铁犁耕进土中,五趾微扣地心,膝盖内裹似含一枚铜钱;后脚轻提脚跟,脚尖点地如蜻蜓蘸水,膝尖垂对足尖,两腿间不过一拳之距。前后脚跟错落五厘,横向开距亦如是,恰似两仪图上阴阳鱼眼相望。身形似松非松,将展未展,正是旧力未竭新力将生之态。(见图12)。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练习时可跟随口令左、右虚步交替练习。也可结合手法动作配合左、右虚步练习,如左、右白鹤亮翅练习。

2)虚步如蜻蜓点水——右足尖轻触地面,脚跟虚悬三寸,似露珠将坠未坠;左腿曲蓄如满弓,膝尖含住脚尖,劲力沉入地心。两腿一实一虚,如阴阳鱼首尾相衔:右步轻灵似羽,左步沉稳如山;待到左虚右实时,又似流水遇礁石,倏忽转换间暗藏机锋。这虚步分明是欲进还退之姿,脚尖一点便可化鹤腾空,亦可瞬间踏碎山河。(见图13)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练习时可随口令左、右虚步交替练习,也可结合手法动作配合左、右虚步练习,如左、右虚步撩掌练习。

4、仆步

右仆步如猛虎伏涧——左腿屈弓如满月之弦,膝尖遥指北斗,劲道沿足三阴经直透涌泉,将周身重量压成一张拉满的硬弓;右腿劈地似闸刀落鞘,脚掌碾地如拓碑,自胯至足跟绷出铁线般的刚劲。躯干斜倾若断崖横云,腰胯却暗蓄反拧之势,恰似被压弯的青竹随时要弹直。这仆步分明是杀招前的蛰伏,低到尘埃里却含着冲天的劲。左仆步亦然,不过换了阴阳,如日月交替般在俯仰间转换乾坤。(见图14)。左仆步如卧龙翻浪——右腿屈弓似泰山压卵,膝锋含住丹田劲,脚跟如桩钉入九泉;左腿劈展若青龙探爪,脚掌擦地生烟,自胯至足尖绷出铜皮铁骨的直线。身躯斜倾同断虹饮涧,脊背却弓起暗劲,仿佛地心岩浆在皮下奔涌。左右交替时,分明是阴阳二气在涌泉穴交缠,一仆一蹬间,把大地踩成转动的太极盘。这低伏的身姿里,藏的是能刺破青天的高昂。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练习时可随口令左、右仆步交替练习,也可结合手法动作配合左右仆步练习,如雀地龙练习。

5、歇步如蟠龙绕柱——右脚斜探如灵蛇吐信,足尖外摆划开八卦,左脚跟虚提似金蟾蓄力。两腿交叠屈蹲,膝锋相锁如阴阳鱼咬尾,臀坐虚空若悬钟。右歇步时,周身劲力拧成一股绳,自脚踝螺旋而上至腰椎,仿佛老树盘根;换左歇步时,又似绞紧的弓弦突然调转方向,在方寸间腾挪出八面威风。这步子分明是熔金铸剑的姿势,把整个人折成一柄待出鞘的软剑。(见图15)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练习时可随口令左、右歇步交替练习,也可结合手法动作配合左、右歇步练习,如歇步盖掌练习。

步法

1、进步如猛虎出柙——双拳紧贴腰眼,拳背青筋隐现如卧蚕,劲力自丹田贯注拳峰,蓄势待发。前脚趟地而行,如铁犁破土,后足蹬地似劲弩崩弦。一步踏出,周身筋骨齐鸣,腰马合一如张满的硬弓,拳未发而杀气已逼眉睫。这进步看似朴拙,实是猛虎缩身一跃前的蓄势,下一步便是石破天惊的扑杀。退步亦同此理,不过劲力反向吞吐,如潮汐涨落般自然。(见图16),这个动作如青龙转身——右脚跟为轴,脚尖外摆划出一道新月般的弧线,仿佛磨盘碾转,劲力自足跟螺旋而上,催动腰胯如拧紧的发条。身体右转似旋风卷地,右腿弓膝沉坠,将重心稳稳压入大地,如老树盘根。左腿轻提,脚尖虚点地面,似灵蛇昂首,蓄势待发。整个动作一气呵成,如书法中一撇一捺的转折,刚柔相济,在拧转间暗藏爆发之力。(见图17),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此势如寒刃出鞘——脚跟内侧贴地轻擦,似钝刀刮过青石,沙沙作响;左前方趟出时,脚掌如犁破土,脚跟重重凿地,激起无形尘浪。脚尖上翘若蝎尾倒钩,暗含撩阴之势。整个脚法刚中带柔,如书法中的"捺笔"——起笔藏锋,行笔涩进,收笔骤然上挑,在擦地而过的瞬间,已埋下雷霆万钧的后招。(见图18),接着,脚尖落地,向前弓膝塌劲,成左弓步(见图19),进步如猛虎出山,双拳紧贴腰间,拳背青筋微凸。前脚趟地如铁犁破土,后腿蹬地似强弩绷弦。头顶书本稳如山,呼吸自然深长。左右交替间,身如游龙,步步生风,劲力暗涌。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练习之后应还原成开始动作(图16)。可结合退步一起练习。

 

2、退步如灵猫收势——双拳紧贴腰眼(见图16),劲力暗藏。重心沉于左腿,右脚跟轻提(见图20),如蛇缩首。右腿斜撤后划,经左脚内侧(见图21),似毛笔收锋,落地生根。膝弓步稳,左脚内扣如锁,三体式成(见图22),周身劲力浑圆。左退同右退,阴阳轮转,退中藏进,柔中含刚。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练习提脚时采用吸气,练习落脚尖时采用呼气。退步练习时,注意防止身体重心忽高忽低。可在头顶放一本书练习,以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。练习之后还原成开始动作(图16)。 可结合进步一起练习,还可结合手法练习,如倒卷肱练习。

3、擦步如寒刃出鞘——双拳紧贴腰侧(见图23胸朝南),劲力暗涌。重心沉于右腿,膝屈如弓,左脚虚提右踝旁,脚尖上翘若蝎尾(见图24)。右腿再沉,左脚跟贴地擦出,如钝刀刮石,沙沙作响,三步之外骤停(见图25)。这一擦一停间,劲从地起,柔中带刚,如书法中逆锋起笔,蓄势待发。左右交替,皆是退中藏进之法。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左脚内扣如锁,全脚踏实(见图26),重心如流水缓缓倾注左腿,目光如炬直射前方。右脚前掌轻擦地面,似鸿毛掠水,提至左踝内侧时脚尖翘起如新月悬空(见图27)。右擦步(图28、图29)与左擦步互为镜像,一阴一阳:左擦似春蚕吐丝,右擦若秋叶飘零,两势交替间,足底劲力如磨墨,越练越浓。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 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练习提脚时采用吸气,向下擦步时采用呼气。练习之后还原成开始动作(图23)。可结合手法动作练习,如前蹬练习。

左脚踏实如桩立(见图26),重心缓移稳如山。右脚轻提踝边悬(见图27),脚尖翘起似弓弦。右擦步出如风扫(图28、图29),左右轮转劲连绵。足底生根劲不散,越练越醇见真传。

上动不停,身如游龙左转(胸朝南),重心沉于左腿,膝屈如弓蓄劲。右脚后插似灵蛇摆尾,前掌点地轻灵(见图31)。左掌划弧如拨云见月,护于胸前,掌心向外,指尖遥指右上方。

随即左脚横开似大犁分土,双掌前推若排山倒海,目透左方(见图32)。紧接右步后插如燕归巢,右掌旋腕翻云,守于右胸,指尖斜指左天(见图33)。左右连环,势如江河奔涌,一招未尽,一招又生。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练习时应注意步法的转换节奏,要协调。重心转动角度大约为45度。可结合云手动作左右交替反复练习。

腿法

1、单震脚(右金刚捣碓)

1)提膝举拳(见图34),身如松立稳如山,左掌托腹护丹田,右膝高提似盾起,右拳悬胸寸许间,拳心向天劲暗藏,目光如电锁拳锋,周身正气贯长虹,蓄势待发隐风雷。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2)震脚砸拳势如惊雷落地——右脚下踏似千斤坠,震地无声却暗劲四溢,双腿屈蹲如巨鼎镇守,两脚开立同肩宽,重心浑圆守中定。右拳携风雷之势砸落,与左掌相击"啪"地脆响(见图35),拳心斜向上如托山岳,劲道自拳背直透掌心。目光如电穿透前方虚空,这一砸一接间,恰似金刚持杵捣药,刚猛中藏着柔劲。左势与右势互为镜像,一阴一阳轮转时,连空气都被拳风劈出涟漪。

注意事项:练习提膝举拳时采用吸气,练习震脚砸拳时采用呼气。注意震脚砸拳要同时完成。随砸拳气向下沉于丹田,还要注意两脚虚实要分明,保持身体中正。练习时可跟随口令提示做提膝举拳(吸气)、震脚砸拳(呼气)动作。左、右交替练习。

2、双震脚

1)屈蹲按掌(见图36),身如灵猫潜行——重心沉于左腿似老树盘根,右脚后撤轻点如蜻蜓蘸水。双掌内旋下按,如推磨盘缓缓沉落,劲力透过掌心直入地底。上体右转似游鱼摆尾,目光如钩紧锁右掌,周身劲气凝而不发,恰似江河暗流在平静水面下奔涌。这一按一沉间,将千斤力道化入方寸之地。

2)跳提膝托掌(见图37),身如飞燕凌空——右腿屈膝上摆似惊鸿振翅,左脚蹬地跃起若潜龙出渊。双掌外旋裹劲上托,如捧山岳擎天,右腕高扬过肩,左掌护守肘间。身形腾空一瞬,劲气贯注四肢。 

 

旋即双足先后踏地,似落叶归根;两手内旋下按(见图36),如推云坠月,复归守势。右掌前引如封似闭,左掌守中暗蓄后劲,目光如电锁敌机先。这一起一落间,刚柔并济,尽显腾挪闪战之妙。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练习屈蹲按掌时采用呼气,练习跳提膝托掌时采用吸气。两手臂内裹上托与摆腿蹬地应协调一致,将身体一跃而起,然后两脚依次下落,后腿轻落,前腿重落。注意虚实分明。练习时可左、右双震脚依次交替练习。

3、右蹬脚

蹬脚如箭离弦——重心稳坐左腿似泰山,右膝高提蓄势待发(见图38)。倏忽间右腿弹直,脚跟如重锤破空,脚尖上翘似刀锋,一记正蹬直取中门,劲过腰胯声如裂帛。右手立掌推出似铁闸断流,左臂上架若擎天华盖(见图39)。腿出如霹雳,收似蟒回洞,一蹬一收间尽显刚猛脆快。左势与此同,唯左右相易,恰似日月轮转守阴阳平衡。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蹬腿和架推掌要快速发力,同时完成,身体要正直、站稳。动作上下配合要一致。练习收脚时采用吸气,练习蹬脚时采用呼气。练习时可左、右蹬脚交替练习。

4、右拍脚(见图40至41)—— 

左腿立地如铁柱生根,右膝高提似满弓张弦。双掌抱于胸前,如捧浑圆之气。骤然右腿弹射而出,脚尖绷直若剑锋破空,右手拍击脚面"啪"地脆响,如惊雷炸裂;左臂侧展似大鹏垂翼,掌立如刀。目光追随手脚交击之处,这一拍一展间,刚劲如金石相撞,柔劲似柳丝拂波。左势与之对称,恰似双龙戏珠,左右开弓。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两手分展与左脚向前弹踢要同时进行。右手拍击右脚面要快速、准确。练习提膝捧臂时采用吸气,练习拍脚时采用呼气。练习时,可跟随口令左、右拍脚交替练习。

5、右外摆莲(见图42至43)—— 

左腿立地稳若磐石,右膝高提蓄势待发。双掌斜按右前方,如按水中浮球。骤然右腿抡圆横扫,似金蛟摆尾划破长空,至胸前忽如莲花绽放,左掌右掌次第拍击脚背,"啪啪"两声如裂帛。 

 

腿影过处带起罡风,上摆如弯月凌空,下落似流星坠地。左势与之相映,恰似双莲并蒂,左右开合间尽显腿法之妙。目光始终追随手脚交击的刹那,这一摆一拍,刚柔并济如鞭梢破空。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练习提膝摆掌时采用吸气,练习依次拍脚时采用呼气。整个动作要连贯完成。在摆腿之前,左腿要屈膝合胯,转腰松腕;拍脚要迅速、准确。练习时,可跟随口令左、右外摆莲交替练习。

6、右蹬一根(见图44至45)—— 

左腿立地如老树盘根,右膝高提似毒蝎卷尾。双拳交叉抱于胸前,如铁锁横江。倏然右腿弹崩而出,脚掌外侧如战斧劈空,直取腰肋高度;两臂同时炸开,双拳上撩似崩弓断弦,拳风呼啸。 

 

这一踹如流星赶月,脚尖内扣藏锋,脚跟外蹬露刃。左势与之呼应,恰似双雷震地,左右开弓时劲贯四梢。目光如电追蹑右拳,拳脚齐发处,可见十二分刚烈。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右脚侧踹与两臂分展协调一致。要快速发力.右脚踹出后,借反弹力,右腿微屈。练习提膝抱拳时采用吸气,练习分拳侧踹时采用呼气。练习时可跟随口令左、右侧踹脚交替练习。

7、右二起脚(见图46至47)—— 

右腿猛然踏地如惊雷炸响,左膝高提似利箭上弦。左拳划弧如轮,劲风呼啸间已摆至肩侧。 

骤然身形腾空,右腿凌空弹踢如蛟龙出海,脚背与右掌相击"啪"地脆响;左掌同时外展若鹰翼开张。这一跃一踢间,身如陀螺急转,腿似鞭梢破空。 

 

左势与之相映,恰似双龙绞柱,左右连环踢击时,劲道节节贯通。目光始终追蹑拍脚刹那,正是"二起脚法妙无穷,腾空连环显真功"。

陈氏太极拳法简单招式介绍

注意事项:上步摆臂要协调、连贯,拍脚要准确,蹬地、提膝、拍脚也要连贯。练习提膝向上时采用吸气,练习拍脚后落地时采用呼气。练习时可原地跟随口令左、右二起脚交替练习。

 

显示全文

上一篇: 返回列表

下一篇:返回列表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