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春功,全称“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” ,源起于金元时期全真道华山派,历经八百余载岁月传承,曾为道教内部秘传的延年修真之法。此功法动作精巧入微,蕴含着深邃的养生哲理,借由呼吸与动作的精妙契合,能有效调和身心,推动健康。以下为您详述回春功的关键动作:
预备功:宁心安神,启养生之航
双脚并拢,全身笔直立定。双臂自身体两侧徐徐抬起,当两臂间夹角呈直角时,手心朝上,与此同时,深吸一口气,缓缓提起脚跟。继而,双臂于头顶上方合掌,再缓缓下移,经过腹部时,手心转为向下,随后分至身体两侧。在此过程中,双腿自然分开,与肩同宽,两臂轻垂于体侧,双手自然下垂。此刻,全身肌肉松弛,目光平视前方,摒弃一切杂念,让思绪逐渐沉静,仿若将自身融入静谧的自然之境,为后续功法练习筑牢平和的身心根基。
腹式深呼吸:吐故纳新,濡养脏腑
采用腹式呼吸之法,先吸气,后呼气。吸气之际,脚跟轻轻上提,小腹微微隆起,胸部充分舒展,尽可能多吸入清新空气(初学者可先用鼻吸气,待习惯后,也可口鼻并用吸气 );呼气之时,小腹微微收缩,两膝顺势自然弯曲,脚跟缓缓落地,促使肺胃中的浊气从口中顺畅排出。如此一呼一吸为一次,连续进行16次。这一过程恰似对身体内部进行深度清洁,加速气体交换,强化脏腑功能,为身体注入蓬勃生机。
抖动:震动周身,焕发生机
完成深呼吸后,静立约半分钟,使全身彻底放松,保持身体端正,双臂垂于体侧,两膝微微弯曲。随后,让整个身体进行上下弹性颤动。在抖动过程中,男性会感知到双肾囊在两腿根部空当处前后微微摆动,女性则会觉察到玉门微微开启,双手手指微弯,伸直时会有胀感。同时,轻叩牙齿,大约抖动164次,持续1分钟,共计3分钟。抖动功犹如一场全方位的身体震动按摩,推动血液循环,调节内分泌,增强身体的柔韧度与活力。
转肩:活络双肩,疏通经络
抖动结束后,稍作休息1分钟,随即开启转肩动作。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平行站立,身体重心向前移至前脚掌上,双膝微微弯曲,维持身体平衡与放松状态,嘴巴自然微微张开,以利呼吸顺畅,两臂自然下垂,头颈保持端正。转动肩头划圆,两肩头交替转动,先使左肩从前、向上、向后、向下划圈;与此同时,右肩向后、向下、向前、向上划圈,左右两肩交替协调运转,共进行16次。转肩时,需以身体带动肩膀,再由肩带动手臂,令上体不断扭动,挤压五脏六腑,实现吐故纳新之效,有效疏通经络,改善肩部及上半身的气血运行。
上元功:调和气血,固肾强本
预备姿势与回春功预备功一致。正功起始,左手缓缓抬起,手心向上,五指略分,沿胸前正中线由下向上运行,当运行至胸前时,右手开始跟随运行。左手继续向左前方伸展,目光随手动转,左手到达顶点但不伸直手臂,而后翻掌,呈海底捞月之势下行。在左手上行的同时,左脚尖沿地面经右脚内侧,虚步画弧,向左侧伸出落地屈膝,前后两脚相距约60厘米,躯干随之向左转动,身体重心移至左腿,右腿随身体左转,右脚跟微提,形成左腿弓步、右腿半弓,双腿根部内侧相应紧扣,使肾囊产生轻微挤压感,此为左侧动作。接着进行右侧动作,躯干从左转向右,右手顺势向右前方伸展,左手从下向上跟行,右手伸展至顶点后翻掌,呈海底捞月之势下行,与此同时,两脚方向从左转向右,形成右腿弓步、左腿半弓,双腿根部内侧紧扣,使肾囊产生轻微挤压感 。左右两侧动作相同,方向相反,交替进行,各做8次,共16次。上元功通过特定的动作与身体扭转,刺激经络穴位,调和气血,对肾脏具有良好的滋养与固本作用。
八卦功:运转八卦,平衡身心
预备姿势同回春功。正功时,双手自下而上抬起,呈抱球之势,与肩平齐,双膝稍屈。左手继续向上运行至头顶上方,右手向右下方运行,右臂呈弧形弯于身后,身体向左转45度角,上身保持端正,左腿弓步,右腿半弓。接着,右手在右体侧画“八卦”,先从体侧右下方,向前向上运行,到顶端翻掌向右,画一整圆,复归原位,然后沿着所画圆的垂直直径,从下向上画一S形,至此完成画“八卦”动作。当右手画完S形运至顶端时,翻掌经下向前画圆,右脚顺势向前迈出一步,右腿前弓,左腿半弓。当右手画圆至头顶上方时,左手向左下方运行,接着在左体侧画“八卦”,画法与右手相同,但方向相反。当左手完成画“八卦”动作运行至头顶上方时,右脚顺势后退一步,左腿全弓,右腿半弓,开始第二次画“八卦”动作。两手交替进行,不得停顿,左右各做功8次,共16次,约用时1分钟。八卦功模拟八卦运转,带动身体气血循环,调节身心平衡,增强身体的协调性与灵活性。
回春功尚包含鹏翔功、龙游功、凤舞功、龟缩功、蟾泳功、猫扑功、天地功、庆寿功、还童功等动作,每一式皆独具特色,彼此配合,共同构筑起回春功这一完备而精妙的养生体系。练习回春功时,务必注重动作规范与呼吸配合,循序渐进,持之以恒,方能更好地汲取其养生功效,让身体与心灵在古老功法的滋养下重焕生机。
视频教程请点击链接 https://b23.tv/GUyoiDX